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教育代学
# 文章内容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导开发的综合性在线学习平台,旨在为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服务,助力行业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与能力提升。
网址:http://123.232.43.194:8088/
# 平台功能与定位
作为省级官方继续教育载体,该平台依托“好客山东网”技术架构搭建,主要服务于艺术、图书资料、群众文化、美术、文物博物及旅游等六大领域的从业人员,覆盖职业资格认证、职称评审所需的继续教育学时管理、课程学习及考核认证全流程。其核心功能包括:
- 分层级管理体系:采用“超级管理员—管理员—学员”三级管理模式,省级超级管理员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分配,各市县单位设立二级管理员,负责辖区学员的注册审核与学习监督。
- 多维度课程资源:提供不少于300项学习课程,内容涵盖行业政策法规(如《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专业技能提升(如文物保护技术、旅游营销策划)、跨文化沟通(如应用韩语培训)等模块,支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灵活组合。
- 学分认证衔接:课程学时与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对接,学员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官方认证的继续教育学时证书,直接用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职业发展环节。
# 课程特色与实践案例
平台课程设计紧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
- 行业细分领域覆盖:例如文物博物领域提供数字化修复技术课程,旅游领域包含智慧景区管理、文旅融合创新等内容。
- 实战导向培训:典型案例包括“山东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用韩语培训班”,采用“中外教联合授课+实务模拟”模式,重点提升导游服务能力与跨文化交流水平,2025年累计培训学员超千人。
- 政策响应性内容:嵌入《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国家战略要求,增设“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与非遗活化”等前沿专题。
# 技术支持与运营保障
平台运营遵循高效、安全原则:
- 登录与权限管理:学员首次需通过单位管理员注册账号,初始密码统一设置(如abcd@1234@abcd),支持PC端与移动端兼容访问。
- 服务质量控制:课程内容由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高校、行业专家审核上线,确保专业性与时效性;技术支持团队全天候响应系统运维需求。
- 数据安全合规: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山东省数据管理条例,保障学员个人信息与学习记录的安全性。
# 政策对接与社会效益
平台建设深度契合《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数字化手段,平台有效缓解了基层从业人员工学矛盾,尤其为偏远地区文旅工作者提供了均等的职业发展机会。据统计,2025年全省通过该平台完成继续教育认证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78%,间接推动文旅行业持证上岗率提升至92%。
# 未来发展方向
平台计划进一步拓展以下领域:
- 课程扩容:增设“红色文旅资源开发”“沉浸式旅游体验设计”等新兴领域课程,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 技术升级:引入AI智能学习推荐、虚拟仿真实训等功能,构建“学—练—考—评”一体化服务体系;
- 跨区域协作:参考“北京—长治文旅支援合作”模式,探索与兄弟省份的学分互认机制,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人才联合培养。
该平台通过系统性继续教育服务,不仅强化了山东省文旅行业人才核心竞争力,也为全国文旅系统数字化职教体系建设提供了“山东样板”。
学员须知:
亲爱的学员,您好!欢迎参加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教育网络教学。为使大家一开始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敬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注意事项,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也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1、准备电脑一台,需配置音响或耳麦、摄像头,学习期间保证网络畅通。 2、专业技术人员需在平台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后方可选择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学习。 3、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60学时。 4、学习完成后可导出学习记录单作为继续教育凭证。
5、如在平台存在多个账号,仅同步已实名认证账号学习数据,建议注册完后先进行实名认证然后再学习。
# 代学服务
提示
如需代学,请联系客服,支持闲鱼交易。

微信联系:yizhituziang

QQ联系:2422270452
- img: /img/weixin.jpg
name: 微信联系:yizhituziang
- img: /img/qq.jpg
name: QQ联系:2422270452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