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代学
# 文章内容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由贵州中医药大学与贵州德为科教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主管部门为贵州省教育厅。学院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贵阳中医学院时珍学院,2019年随母体学校更名调整为现名,2021年整校搬迁至贵阳市修文县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3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图书馆藏书128万册(含电子图书51万种)。作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其以“博学多闻,精勤济世”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兼具传统医学素养与现代科技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网址:https://crjy.wencaischool.net/gzzydxsz/console/
# 办学定位与学科特色
学院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构建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教学体系,下设护理学部、医药学部、健管学部等6个教学院部,开设中医学、护理学、药物制剂、智能医学工程等25个本科专业。依托贵州中医药大学优质资源,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建有50余个教学实验室、200余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并与铜仁市卫生健康部门合作打造“师承+学历+民族医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将苗医、侗医等民族医药技艺纳入课程体系。2023-2024学年,学院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项,并在全国健康管理沙盘大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
#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学院突破传统中医药教育瓶颈,首创“5学年制+假期模块”培养机制,推行“三跟三记”(跟门诊、采药、炮制,记医案、方剂、心得)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深入苗乡、侗寨学习民族医药技术。通过“双导师动态考评”制度(院校导师与临床导师联合指导),累计培养近1.6万名本科生,82%的毕业生投身基层医疗,其中23人在乡镇卫生院运用民族医药技术年均服务超6万人次。此外,学院联合非遗传承人编撰《梵净医药》教材,开发VR模拟教学系统,将土家族“灯火疗法”等技艺数字化,形成“临床—科研—教学”转化闭环。
#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34%(正高7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1.6%(博士213人)。科研方面,2024年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主持民族医药相关课题多项,如基于苗药助眠枕的睡眠障碍干预研究、杜仲种子发芽率优化实验等。学院还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等机构开展学术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 校园设施与社会影响
新校区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智能医学工程实验室、中药炮制实训中心等特色平台,宿舍条件优越,校园环境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学院获评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贵州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并于2025年获批建设“武陵山区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成为贵州省中医药教育改革示范单位。
# 总结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通过深度融合院校教育、师承传统与民族医学,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其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教学创新,致力于将地域医药智慧转化为现代医疗资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与基层医疗人才储备提供了“时珍方案”。
# 代学服务
提示
如需代学,请联系客服,支持闲鱼交易。

微信联系:yizhituziang

QQ联系:2422270452
- img: /img/weixin.jpg
name: 微信联系:yizhituziang
- img: /img/qq.jpg
name: QQ联系:2422270452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