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代学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
# 文章内容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是由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全国性思政教育数字化平台,旨在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实践能力。
网址:https://ldglpx.webtrn.cn/cms/
# 一、平台定位与政策背景
- 政策驱动
平台依托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重点解决传统思政课理论脱离实际、资源分散等问题,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 功能定位
作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承担以下职能:- 资源整合:汇聚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开发的课程资源,包括虚拟展厅、实践基地地图、名师讲堂等;
- 实践管理:对接首批453家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红色场馆、乡村振兴示范点),提供预约、打卡、成果提交等功能;
- 学分认证:记录学生实践学时,与高校教务系统联动实现学分转化。
# 二、核心功能与教学模式
课程资源体系
- 理论模块:开设必修课,配套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等专题选修课;
- 实践模块:分设“四史教育”“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主题,提供线上虚拟实践(如VR红色展馆)与线下基地调研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场景;
- 特色活动:组织“青春界碑国土边防”“大国工匠进课堂”等品牌活动,邀请劳动模范、行业专家开展直播互动。
教学流程设计
- 行前导学:通过在线讲座、案例库预习夯实理论基础;
- 实践执行:支持团队预约基地参访、田野调查或企业实训,实时上传图文日志;
- 成果评估:在线提交调研报告、微视频等作品,系统结合AI智能评分与教师人工评审。
# 三、技术赋能与创新特色
- 数字化工具应用
- 虚拟仿真:开发“数字孪生”实践场景,如模拟精准扶贫决策、重大工程攻坚等交互式实验;
- 数据互联:接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实现教案、课件跨校共享。
- 多主体协同机制
- 师资联动:整合高校教师、地方党政干部、行业领军人物等形成“大师资库”,支持跨校授课与联合课题研究;
- 校地合作:与地方政府共建实践基地,例如同济大学联合长三角生态示范区打造“生态文明”专题教学点。
# 四、服务对象与扩展应用
- 主要用户群体
- 全国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政必修课实践环节);
- 中小学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
- 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主题教育学习)。
- 社会服务延伸
- 面向公众开放部分红色资源数字展馆,开展“四史”普及教育;
- 为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地区提供定制化思政实践方案。
# 五、技术支持与访问方式
- 多终端适配:支持PC、移动端,适配“青梨派”大学生自主学习系统;
- 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解答操作问题,提供多语种服务(含无障碍模式)。
# 代学服务
提示
如需代学,请联系客服,支持闲鱼交易。

微信联系:yizhituziang

QQ联系:2422270452
- img: /img/weixin.jpg
name: 微信联系:yizhituziang
- img: /img/qq.jpg
name: QQ联系:2422270452
1
2
3
4
2
3
4